-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 站内搜索:
自然资源青年建言献策交流研讨会侧记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最大的‘青春考场’;守护绿水青山、保障资源安全,就是最亮丽的奋斗底色。”日前,自然资源青年建言献策交流研讨会在京举办,集中展示了“学论述谋发展见行动”大讨论中的青年智慧。
建言献策活动自4月下旬启动,“一部两局”年轻干部聚焦“两统一”核心职责,围绕推进“四个融合”,就耕地保护、资源节约集约、调查监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灾害防治、不动产登记、找矿突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堵点难点,深入调研思考,为自然资源事业“十五五”布局提出建议上百篇,展现出自然资源青年投身事业的饱满热情和可贵担当。
心怀“国之大者”:基于大食物观思考全域全要素农用地保护
民以食为天。威廉希尔体育_竞彩篮球投注app-【中文*官网】: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自然资源青年牢记威廉希尔体育_竞彩篮球投注app-【中文*官网】:总书记嘱托,就推动更高水平耕地保护提出工作思考。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变化影响着农用地需求。“近年来,肉蛋奶等食物需求持续增加,要测算多元食物生产所需的土地面积,提出大食物观下全域全要素农用地保护策略。”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张金懿建议,树立大食物观,合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缓解耕地保护压力,扎实开展草地资源普查,优化牧草地资源配置,强化畜牧产品供给能力。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李超是部系统耕地红线保护青年突击队队长。他建议,应把耕地保护放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来考量。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规划引领和系统治理,科学研判口粮和多元化食物用地需求,研究在“一张图”上统筹解决各类农用地空间错配和管理冲突的工作机制和技术体系,统筹明确未来适宜实施的补充耕地空间和国土绿化空间,使其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
守护生态:以绿水青山“颜值”换金山银山“价值”
作为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先锋队,年轻干部当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金山银山”的创造者责无旁贷。
“要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刘芮琳介绍了“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安吉的经验。当地以自然资源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融合多项政策工具,发挥土、林、草、湿等多要素组合配置的叠加效应,为绿色发展注入活力。她建议,要从“两山”生态价值的转化要素、转化路径、转化主体和转化保障等方面出发,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赋能和自然资源资产确权,整合要素,畅通路径,培育主体,加强政策、平台、金融保障,将隐性生态价值转换为可量化、可交易的“自然资源资产包”,变“绿山水”为“金饭碗”,激活县域“小空间”的“大能量”。
受基础设施条件差、资源约束限制和支持政策不完善等制约,当前一些地方集体林经营效益还不高,可持续获利的经营主体还不多。国家林草局发改司梅运田建议,要多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优化林权登记制度,推行“大证+小证”模式;合理降低公益林中集体林面积和比重,推动公益林的非木质化利用;放活林业用地政策,试点开展林间放置移动类设施;建立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长效机制。通过部局合力,综合施策,推动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做好林权登记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杨琛建议,进一步规范高效做好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持续夯实林权确权登记工作基础,持续推动林权登记存量数据整合汇交、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重点工作,通过地籍调查、合同签订、不动产登记“一条线”管理融合,更好地构建“一张图、一套数”管理体系,实现林权确权登记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双向奔赴”,为全面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提供有力的产权支撑。
矿区生态修复是统筹生态安全与能源安全的重要抓手。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杨婧透露,生产矿山矿区生态修复义务履行仍有差距。她建议,以新《矿产资源法》实施为契机,将矿区生态修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用林用草植被恢复方案“三案合一”,扩充基金使用范围,为矿区综合治理提供资金保障;合力强化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加强部内外协同,推进生态修复与土地矿产执法、自然资源督察等协同发力,与污染防治等相关工作协同监管和联动执法;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升矿山企业修复内生动力,共治“山水账”,共塑“绿动能”。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孟启承立足岗位工作,建议以长三角周边海域为试点,融合卫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与部省野外站点,开展陆海联动、上下协同的“空天地海”立体监测,并积极参与西太平洋国际监测计划,针对海洋缺氧等急迫的生态灾害开展精准预警预测,守护美丽海洋。
面向业务前沿: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青春力量
青年人才已成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他们踊跃参与深地深海、时空智能等重大创新工程,不断增强对高质量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权益维护的科技支撑。
大陆架划界是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李赫所在的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大陆架团队在部国际合作司的带领下,开创了我国与非洲国家大陆架划界合作新局面,将技术推广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助力中非海洋科技外交,是中国方案“走出去”的生动体现。他建议进一步加强大陆架划界国际合作,依托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提供划界科技智慧,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性研究‘从0到1’的原创成果,能极大提高我国战略性矿产的保障程度。”徐璐所在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团队,针对我国矿产资源共伴生矿多、贫矿多、综合利用潜力大等特点,着力开展新类型低品位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突破了黏土型锂矿从原矿到电池级碳酸锂产品的全链条工艺技术,为形成大型锂资源基地奠定基础。他建议,用好“揭榜挂帅”等新机制,突破“卡脖子”技术,以科技赋能矿产资源开发。
自然资源部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杨杨介绍了系统重构自然资源数字化生态体系的实践。该中心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基底,实现服务能力跨越式发展,在多领域累计调用服务超20亿次,林业生态云感知系统入选首批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同时推进数据统进、统汇、统出,探索为自然资源14类数字化应用场景提供统一的空间底座。她建议,打造数据生产、公共服务以及应用深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系,实现基础测绘成果生产即服务、服务即应用,大幅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能力。
中国地调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钟志淋所在的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综合观测团队,深入长江源格拉丹东冰川,克服高原缺氧、天气极端、交通困难,建成我国首个长江正源冰川冻土观测站,有效支撑了全国自然资源观测站网建设和“十四五”冰川冻土调查规划。她建议,整合北斗导航、量子通信等“国之重器”,构建覆盖亚洲水塔“冰川—冻土—河流”的全域智能感知网络,将“数字水塔”建设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
“人工智能如千里马,我们应为伯乐,挖掘其潜力并正确驾驭。”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杨靓介绍,利用AI模型对遥感影像进行地类识别和自动提取,比人工解译效率提升60%以上;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问题地图智检,自动识别正确率超过80%;应用大语言模型开发的天地图AI问图、问数、问政等交互功能,已应用于部“一张图”地理底图建设。她建议,持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相融合,开发行业数据知识引擎,构建行业智能体与智能服务中台,打造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和治理生态,推动测绘生产体系从以制图为主向以数据标注为主转型。
打造“三北”工程种树模拟器,让每棵虚拟梭梭树都链接着真实的治沙传奇;让勘探日志变身“矿产盲盒”,用探秘的仪式感叩击网民好奇心;用VR、AR技术开启深海发现之旅……自然资源宣传融媒矩阵与时俱进,用小切口讲述大故事,用文化艺术时尚和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宣传,动员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徐瑶建议,持续构建自然资源大宣传格局,推动实现生态文明政策传播、实践转化、社会共治的融合发展。
建言献策交流研讨会上,年轻干部们一致表示,要传承“五四”薪火,筑牢新时代思想根基,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自然资源改革发展征程,锤炼本领、挺膺担当,在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
( 编辑:朱景雯 送签:朱景雯 签发:林燕 )
威廉希尔体育_竞彩篮球投注app-【中文*官网】:工委旗帜杂志社版权所有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建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京ICP备18060497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4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5,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067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68010
